【讲座听后感】安全知识讲座(一)
生命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钱,失去生命,谈什么都是空话,什么都做不成。而健康是生命之源,失却了健康,生命会变得黑暗与悲惨,会使你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与热诚。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一种健全的精神,并且能在两者之间保持美满的平衡,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。
所以,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该注意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。例如火灾、食品、交通、用电、溺水等事故。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事故是如何发生的,还要明白如何预防这些事故的发生。
火灾是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灾害之一,也是发生频率最多的事故之一。如家中炒菜的锅子起火了,切不可用水灭火,应用盖子将火盖上,使火缺氧熄灭;房间着火了,应关闭门窗、减少空气流动,从而减少火势;电器、汽油、酒精起火,应用泥土、沙子灭火,火势太大可报警,火警电话是119。如若遇到了火灾,我们应该懂得逃生自救。进入公共场合,我们应了解环境,多留意大门与安全出口、灭火器的所在位置,听到警报器后应迅速逃离,在火场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,用湿毛巾等棉制物品遮住口鼻,防止有毒气体进入体,可以借助各种器材,如游戏、救生带等,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,应躲进厕所,将自己身体与门、墙打湿,以延缓火势,逃生时,利人利已,应有序逃离。以上是我们应学可的几种逃生方法,我们应牢记在心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要注意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,一般发生食物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在:腹痛、腹泻、呕吐、头晕等,为了防止这种食物中毒事件发生,我们应当保持食物新鲜,不吃“三无”食品,即无产地、无保持期、无质量保证;要煮熟煮透,不吃生饭;要定时定量,不暴饮暴食;要饮用清洁卫生水,不饮生水与未消毒水;要饭前便后要洗手,不用手直接抓熟食品;要搞好环境卫生,不吃蚊虫叮爬过的食物。以上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,有则改,无则警。
交通事故也是经常发生的一种事故,特别是学生,是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。所以,安全出行有三大本领;一会走路,二会骑车,三会乘车。走路应走安全行道,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,红灯停,绿灯行,如若没有人行横道或红绿灯,应先看清左右来往车辆再通行。雾天或雨雪天气要特别注意看清车辆,乘车时,先等车停稳再上,先下后上;坐车时勿将头跟手伸出窗外,以免爱伤,勿将垃圾仍出车外。勿坐超载车,12岁以下不要骑车,骑车时应靠右行驶,车速勿过快,不骑英雄车,遇交通事故时,应拨打122,然后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,车辆特征。
电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,所以我们应该懂得用电安全,在室内时,若到雷雨天气时,应关门窗,避免室内潮湿;应切断暂时不用的电器设备电源;不可赤脚着地;雷雨天不适合打电话,不用水笼头。在室外时,应尽快站到有避雷设施的场所内,衣服湿了,切不可靠墙;在野外遇雷雨天气,不站在孤立的高楼等建筑;不可在游泳划船,不骑车;不把金属物品放在头上;不站在一起,以免电流传播;最好披雨衣,防电效果较好,尽量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。
出行游泳时,也要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。一是游泳的安全要点,二是自救与救护。下水前,吃饭不要吃太饱也不要太饿,饭后一小时才可下水,要熟悉自己的身体状况,下水前先观察周围环境,若看到警告标志,勿下水,跳水时保证水深至少3米,且水里没有杂质,做好下水前的准备,适应水温,熟悉自身水性,勿在水中打闹,勿靠近水急的地方,感到不适应立即上岸。如腿抽筋,应立即大力踢腿、伸直。自救与救护;如若溺水,应头向后,呈抑卧状,使鼻子露出水面,深吸气、轻呼气,勿将手上举乱动,以免加快下沉速度。会游泳者,如腿抽筋,用手将抽筋腿向背部弯曲,慢慢游向岸边。有人发生溺水,应呼救,切勿自己下水,可仍下木板救助,不要两人抱在一起,将溺水者昏迷不醒,心脏停止跳动,需进行人工呼吸,然后进行心脏按摩。
在校园内也要注意安全。遇到安全问题,须先报告老师,若身体不适,要及时报告,在校园内不可打闹追逐,以免碰伤;要勤换衣物,勤洗被单,保持衣物干燥;保持室内通风,使空气对流,;注意个人卫生习惯,注意勤洗漱。
安全问题人人有责,懂得一些安全知识才能有效预防各种事故发生,生命仅有一次,也是最宝贵的财富,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,避免各类事故发生,真正做到有效预防。
林小健
五十七班
- 上一篇: 【讲座听后感】安全知识讲座(二)
- 下一篇: 【讲座听后感】“学而不厌”知识讲座听后感(五)

一站式为您解忧愁!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。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、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。在线教育专家1对1分析教育解决方案,凭借多年的成功教育经验及强大师资团队,为您孩子成长保驾护航!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,添加「泽邦学校」微信,线上咨询心理专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