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撒谎、偷窃怎么办(家长必听)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大家好!
我是长沙泽邦学校二级心理咨询师龚老师,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“孩子撒谎偷窃怎么办”。
老话讲“小时偷针,大了偷金”,生动地描述了一个盗窃犯的成长之路,也正是受这句话的深刻影响,很多家长最怕孩子偷东西,生怕孩子一旦偷顺了手最后走上歪路。
一个怕字,便暴露出家长管教孩子的软肋,即当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后,不知道该如何正确施教,而是盲目地用简单粗暴来惩罚孩子,却不知,这样不但容易造成双方的情绪失控,不利于问题的解决,还会让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,孩子面服心不服,同时也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。
到底该如何从小教育孩子不偷东西,做一个诚实本分的好孩子呢?下面我分两部分展开,第一部分透析孩子偷东西还说谎的心理动机,清楚孩子心里所思所想;第二部分给家长提供四种方法来正确施教。
孩子偷东西还说谎,透过现象看本质,孩子的心理动机到底是什么?
最初孩子分不清“偷”的真正含义,只是以私自占有为目的,完全不顾后果。
孩子偷东西最常见的年龄,一般在儿童期(6-11岁),在这个成长阶段里,如果家长不懂也不重视家庭教育,很容易忽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认知教育。当孩子不理解“偷”的含义时,很容易把偷与拿混为一谈,以为我只是拿了东西,我只是想要那件东西,有何不可呢?
从本质上来讲,“偷”是以占有为目的,私自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,对于偷拿别人东西的后果完全不去想。因此,对于家长来说,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后,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思,检讨你对孩子教育的缺失之处。
孩子偷东西被责罚几次后,为避免再次被责罚,便学会了撒谎
通过对不少有习惯性偷东西的孩子进行观察后发现,当一个孩子偷东西被父母责罚过几次后,便学会了撒谎,试图用谎言来掩盖自己偷东西的错误行为。为什么会撒谎呢?其实在这背后是孩子心里也有一怕,那就是怕被责罚。
孩子偷东西——父母责罚孩子——孩子再偷东西——害怕被责罚而撒谎!
瞧!这种逻辑关系就非常清楚了吧?非常遗憾的是,对于如此简单的逻辑关系,一些家长却搞不清楚,仍然试图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,不曾想根本不起任何作用。
孩子偷东西后不当惩戒,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报复心理,反而更把心思用在“偷”上面
很多家长不知道儿童期里有一个“购物敏感期”(6-9岁),在这个成长阶段里, 孩子已经不满足于让父母给他们买自己喜欢的东西,而是自己用零花钱去买。而买的东西无非是小食品、小玩具、小挂件等,很快就把手里那点零花钱用完了。
没钱买东西,又经不住诱惑,于是孩子便开始动起了偷东西的念头,当事情败露后,父母肯定要管教孩子,尤其是挨一顿打的孩子,会对父母产生愤恨心理。他们会心里在想,我偷东西大不了就是挨一顿打嘛,你还能把我怎么着?于是继续去偷东西。
孩子多次偷东西侥幸得手后会获得成就感,胆子会越来越大
当孩子多次偷东西侥幸得手后,由于有错误的认知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,胆子会变得越来越大。有些孩子还会把偷到的东西分享给玩伴,在玩伴们簇拥之下,更助长他们内心的那份自豪感。当发展到这种境地时,如果家长还不知情,或者用错误的管教方式,很容易让孩子在歪路上越走越远。
警示教育,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
在平时的生活中,家长要有意识地向孩子灌输法律知识,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,树立规则意识。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。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偷东西又撒谎的现象,你需要马上对孩子启动认知教育,通过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,帮助孩子完全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,以及再发展下去的可怕后果。
家长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一些相关案例,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看,当孩子发现从小偷变成盗窃犯,最后进入监狱失去人身自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时,这时家长再加以引导,就容易让孩子对偷产生畏惧心理。
如果有机会,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监狱,虽然这种机会不好找,但如果能找到的话,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恐怕是最好的。当孩子进入监狱后,看到那里警卫的森严,铁门铁窗铁丝网,目睹失去人身自由的犯人,家长稍加引导,就让孩子知道如果犯了罪,会让自己一生都毁掉,自然就对偷更产生畏惧感。
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都会有所变化,有时候为了融入集体,孩子也会有做人情的时候。还有的孩子因为觉得自己在家里受到了忽视,故意通过偷钱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。又或者,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零花钱限制得比较严,给得太少,让孩子觉得没面子,他想在这方面获得同伴的认可和尊重。所以家长要学会及时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,给予适当的满足。
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欲望
欲望是与生俱来的,我们没办法消除,只能不断提升自制力,学会控制欲望。所以,家长需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教育,引导教育为主,惩罚为辅。
教孩子学会向父母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需求,但是这里必须要重点强调,你需要买东西,必须要告诉父母,否则你不说,大人们哪会知道呢。只要我们彼此信任,相信通过合理的协商,你的愿望会得到满足。
对于不合理的需求,家长在拒绝之后要给予解释,让孩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足与遗憾,以消除孩子通过不良行为方式满足欲望的需要。
说到这里,家长需要反思自己,你是否平时和孩子有平等沟通交流的意识?如果孩子对于畏惧感太强,自然是不敢把想法说给你听的,生怕你拒绝,或者再说点难听的。
言传身教
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父母的言传身教很是重要,所以家长要帮孩子端正思想,教孩子学会明辨是非黑白,用自己的正向行为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。
其实,孩子偷钱的行为很有可能映射出亲子关系存在的一些问题,孩子对父母不能充分信任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支持。这就启示各位家长,平时就要注意和孩子保持好的亲子关系,因为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。
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,感谢聆听!
- 上一篇: 孩子不懂人际相处怎么办(家长必听)
- 下一篇: 心理科普知识:什么是自闭症(家长必听)

一站式为您解忧愁!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。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、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。在线教育专家1对1分析教育解决方案,凭借多年的成功教育经验及强大师资团队,为您孩子成长保驾护航!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,添加「泽邦学校」微信,线上咨询心理专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