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需要“感性教育”
对孩子的教育,很多时候父母都在讲道理。但所谓“知易行难,我们成年人比孩子更成熟,很多时候明白该怎么做,却做不到,更何况是孩子?人是偏感性的生物,仅仅有理性的融会贯通不够,还需要情感接受,有时甚至只要情感接受,哪怕情理冲突,很多人都会偏向作出感性选择。
当然,这次在这里想说的是教育,就不在这个问题上深入拓开来说,如果大家感兴趣,以后又机会再发文专篇阐述。回到教育上来,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比成人要低很多,他们会更多依靠感受,凭喜好,和这个世界打交道,所以,在生活中我们有时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在物质在给予孩子优厚生活的父母并不受孩子待见,孩子可能跟某个愿意和他(她)聊天说话的邻居关系都要比自己好,自己对孩子说的话还比不上外人说话管用。再拿惩罚孩子来说,有些家长打孩子,如果孩子在情感上感受到父母是爱他(她)的,打他(她)不是不爱他,只是因为他(她)做了错误的行为,孩子可能会哭着认错到:对不起,我错了,以后再也不会了。可如果孩子与父母的情感联结较弱,在情感上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,父母说恨铁不成钢“、你要不是我孩子,我都懒得管你“这样的话,对孩子而言,完全是耳边风,你打他(她)可能反而倔强的任你打,但并不认错。
如何让孩子在情感上接受父母的教育?情感只能由情感打通。父母试问自己:平时有和孩子平心交流,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吗?如果父母与孩子的联系只停留在孩子学习成绩、花钱、交朋友、穿着打扮这些容易引起注意的方面,却很少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,为什么是这样,很少倾听孩子的想法,总是想当然的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,却希望孩子明白:我做这些都是为你好,我这么辛苦挣钱都是为了你!这也就是期望孩子从道理上明白父母的教育!回到前文说过的,成人都很难以理行事,如何要求孩子做到?这也就造成了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感性教育“,更多是难达效果的理性教育“!
感性教育“并不难,但需要父母能够与孩子保持情感沟通,给孩子表达的机会,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!孩子的想法可能不成熟,但尊重孩子表达的机会,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,才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。如果父母总是想当然的对孩子进行教育,扼杀孩子表达的机会,你就很难知道孩子是真的听进去了,还是没有接受,只是不想再说!
许 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治疗方向硕士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资深心理老师。近十年心理学学习,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。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转变工作,有着上百个学生案例、超过2000小时的咨询经验。潜心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,不断探求如何有效转变青少年问题行为。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,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《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》。秉持“我们如果能够让一个学生有所改变,改变的不仅是学生的问题,而是他的一生,以及背后关心他的家人的一生!我们做的是一份承载很重责任的工作!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很难改变,可是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,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!的信念,坚定地为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倾注心力!
许老师教育咨询:
电话:15367887601
微信:15367887601
QQ:2020478564
- 上一篇: 听话的孩子才好吗
- 下一篇: 孩子不是父母实现愿望的工具

一站式为您解忧愁!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。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、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。在线教育专家1对1分析教育解决方案,凭借多年的成功教育经验及强大师资团队,为您孩子成长保驾护航!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,添加「泽邦学校」微信,线上咨询心理专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