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都是好孩子
(首页封面图片为我校学生风采,与本案例无关)
姓名:李小丹(化名) 性别:女
年龄:14 年级:初二
籍贯:上海
入校时间:2013年9月19日
入校前表现:在外边玩,经常不归家;经常逃课,喜欢去娱乐场所;与父母沟通很差,自理能力差,非常叛逆,脏话连篇,任性,以自我为中心。
转化方案如下:
一、军事训练:
1首先教会她从小事做起,让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:洗衣服、叠被子、打扫卫生、整理内务等,培养她的细心和耐心等优秀品质。
2通过为期一个月左右的集中体能和军事训练,矫正她的不良行为习惯,磨练她的意志和毅力,让她学会吃苦、自立和坚强。再由后面五个月持续的学习、训练以及心理辅导的综合教育,达到有良好身体素质,改掉过去不良行为表现的目的。
注:1、重点培养该生的自理自立能力。
2、磨练该生的意志和毅力。
3、学会静心
二、政教工作
1 通过学习、背诵《三字经》、练习名人名言钢笔字贴,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,让她从内心深处受到感化。
2通过系统的、情感的由浅入深和由表及里的六知(知错,知恩,知礼,知情,知信,知己)教育,让她内疚后知错、思念后感恩、反思后懂得真正的友谊和青春,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和家人进行沟通,学会付出和争取自己渴望的爱,对自己的生活负责,对家人学会宽容和理解。
三、文化补习:在第一个月的时候,鼓励学生努力考上文化班,对学习建立一种向往,进入文化班之后,进行语文、数学、和英语的补习。同时通过多种趣味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,在学习过程中,发现学生的学习偏好,对其学习能力进行开发和鼓励,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,老师在方向和方法上进行指导,监督其完成学习任务和自己评价。
四、兴趣爱好培训
首先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做起,鼓励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娱乐、竞赛活动(如球队训练、棋类比赛、游戏活动、智力测试),培养她开朗活泼的性格,以及积极向上、敢争第一的决心和信心。继续发扬她的健康爱好和有益特长,以加强她对不良爱好、习惯的抵抗力。
1、教会学生唱军歌。
2、开展棋、球等文体活动,组织比赛。
3、引导、组织学生学会军训、唱歌指挥技能。
4、根据该学生喜欢唱歌的爱好,多给予其展示的机会。
李小丹(化名)心理咨询方案
一、症状描述
1、该生主诉:
(1)家庭结构:父亲37岁,性格时好时坏,脾气有些暴躁,与自己关系不是太好,很少在家聊天、说话。母亲32岁,性格比较温顺,与自己关系比较好。有一个弟弟,9岁,跟弟弟关系非常好,有爷爷奶奶,自认为爷爷奶奶重男轻女,对母女不是很满意。
(2)成长重大事件:妈妈曾经因为自己跳江自杀;在公共场合下跪;自言母女曾经被爷爷奶奶赶出家门在外住宾馆,对其影响较大。
(3)物质生活:家庭条件较好,基本上全部满足。
(4)精神生活:感觉自己只得到物质上的满足,缺少真正有理解的爱。
(5)活动:
A:学习:学习成绩一般
B:玩:喜欢和朋友出去,喜欢去娱乐场所
C:冲突:主要表现在于青春期不良行为习惯问题
2、家人反馈:经常出去和比自己年纪大的孩子一起玩,
4、心理测验:scl90(主要了解该生来校的适应性状况以及潜在心理问题) 注:scl90测量结果显示总体分数较好,没有出现适应不良状况。
二、原因探究
1、主要因素:1.进入青春期,以自我中心表现突出,对个性、朋友、义气等的理解片面和偏激,生存危机感缺乏,对自己生活学习的责任感欠缺
2.家庭教育方式,重视物质,欠缺精神鼓励,打骂、嫌弃对孩子产生的伤害。
3.精神上想要得到家人的关爱没有得到满足。
三、初步诊断
根据以上的症状描述以及原因的探究,初步诊断该生以自身行为习惯和家庭教育为主因的一般性成长问题。
四、解决步骤
1、主要方面:(1)对李小丹(化名),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让其认识到其问题的自身原因,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,以及回家后如何计划和打算,如何继续自己的学习,与人交往,如何处理和家人的关系等。其目的是设计好适合其成长的方向,加强对自己行为的清晰全面的认识,以及生存的危机感和责任心,改善家庭关系
(2)对其家人而言,就其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,则通过与其家人的电话沟通和书面反馈意见,让其家人认识到问题和问题对李小丹(化名)的影响,并鼓励其家人在李小丹(化名)回家后改善对孩子的沟通、相处、教育。
2、次要方面:对于个性的完善和责任意识的培养,发掘其优点,鼓励其成为心理更健全自由有担当的人。
转变效果:
孩子与父母关系良好,重返校园读书,不再与父母发生无谓的争执,成为了一个有理想、有目标、有追求的人。
长沙泽邦青少年培训学校心理咨询中心
- 上一篇: 我也想成为一名军人
- 下一篇: 小黄的早恋与自控力差
一站式为您解忧愁!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。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、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。在线教育专家1对1分析教育解决方案,凭借多年的成功教育经验及强大师资团队,为您孩子成长保驾护航!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,添加「泽邦学校」微信,线上咨询心理专家。